软考-软件设计师:系统开发基础-架构设计:管道过滤器 作者:马育民 • 2025-05-11 11:23 • 阅读:10001 # 特点 1. 使得软件构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、低耦合的特点; 2. 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/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; 3. 支持软件重用; 4. 支持并行执行; 5. 允许对一些如吞吐量、死锁等属性的分析。 # 题 以下关于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)。 A.软件构件具有良好的高内聚、低耦合的特点 B.支持重用 C.支持并行执行 D.提高性能 ### 答案 不能提高性能。 # 题 在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时,设计阶段接口设计主要依据需求分析阶段的()。接口设计的任务主要是()。 问题1 A.数据流图 B.E-R图 C.状态-迁移图 D.加工规格说明 问题2 A.定义软件的主要结构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B.确定软件涉及的文件系统的结构及数据库的表结构 C.描述软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,软件内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D.确定软件各个模块内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### 答案 A、C 提示:没找到接口设计 软件设计必须依据对软件的需求来进行,结构化分析的结果为结构化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输入信息。从分析到设计 往往经历以下流程: (1)研究、分析和审查数据流图。根据穿越系统边界的信息流初步确定系统与外部接口。 (2)根据数据流图决定问题的类型。数据处理问题通常有两种类型:变换型和事务型。针对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 进行分析处理。 (3)由数据流图推导出系统的初始结构图。 (4)利用一些启发式原则来改进系统的初始结构图,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结构图为止。 (5)根据分析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图和数据字典进行数据设计,包括数据库设计或数据文件的设计。 (6)在设计的基础上,依据分析模型中的加工规格说明、状态转换图进行过程设计。 所以接口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数据流图,接口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描述软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,软件内模块之 间的调用关系。 原文出处:http://www.malaoshi.top/show_1GW16XJwwloH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