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湿度传感器:SHT40、AHT20比较 作者:马育民 • 2025-10-20 17:35 • 阅读:10012 # 介绍 SHT40(瑞士Sensirion)和AHT20(国内奥松)是两款主流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,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智能家居、工业监测等领域。两者在性能、功耗、适用场景等方面各有侧重,以下是详细对比: ### 核心性能参数对比 | **参数** | **SHT40** | **AHT20** | 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**精度** | 温度:±0.2℃(典型值,0-65℃);湿度:±1.8%RH(典型值,20-80%RH) | 温度:±0.3℃(典型值,25-55℃);湿度:±2%RH(典型值,20-80%RH) | | **测量范围** | 温度:-40℃~125℃;湿度:0%~100%RH | 温度:-40℃~85℃;湿度:0%~100%RH | | **供电电压** | 1.08V~3.6V | 2.2V~5.5V | | **功耗** | 休眠电流:0.1μA(典型值);测量电流:0.4μA(平均) | 休眠电流:250nA(最大值);测量电流:980μA(测量时) | | **响应时间** | 温度:2s(τ63%);湿度:4s(τ63%) | 温度/湿度:5~30s(τ63%,风速1m/s时) | | **封装尺寸** | DFN封装,1.5mm×1.5mm×0.5mm | SMD封装,3.5mm×3.5mm×1.0mm | | **通信接口** | I2C(支持100kHz/400kHz) | I2C(支持100kHz/400kHz) | | **校准** | 出厂校准+自校准功能(补偿老化/漂移) | 出厂校准(无自校准) | # 核心差异与适用场景 ### 精度与稳定性 - **SHT40**:精度更高(温度±0.2℃、湿度±1.8%RH),且支持**自校准功能**,长期使用中能补偿传感器老化和温度漂移,稳定性更优,适合对测量精度要求苛刻的场景(如医疗设备、实验室环境监测)。 - **AHT20**:精度稍低(温度±0.3℃、湿度±2%RH),仅依赖出厂校准,长期稳定性略逊,但足以满足消费电子、智能家居等一般场景需求(如温湿度计、加湿器)。 ### 功耗与供电 - **SHT40**:超低功耗(休眠电流0.1μA),且支持1.08V低电压供电,非常适合**电池供电设备**(如物联网传感器、穿戴设备),续航优势明显。 - **AHT20**:功耗相对较高(测量电流近1mA),且最低供电电压2.2V,更适合外接电源的设备(如固定安装的温湿度监测模块)。 ### 温度范围与环境适应性 - **SHT40**:温度上限达125℃,可耐受更高温环境(如工业烤箱附近、汽车引擎舱监测)。 - **AHT20**:温度上限85℃,适合常规室温场景,高温环境下性能受限。 ### 尺寸与成本 - **SHT40**:尺寸更小(1.5mm×1.5mm),适合对空间要求极高的小型设备(如智能手表、微型传感器节点),但成本较高。 - **AHT20**:尺寸稍大(3.5mm×3.5mm),但成本更低,性价比更高,适合批量生产的消费级产品。 # 总结与选型建议 - **选SHT40**:若需要**高精度、低功耗、小尺寸**,或应用于高温环境、电池供电设备(如IoT节点、医疗仪器),优先选择SHT40。 - **选AHT20**:若对精度要求一般,更关注**低成本、宽电压适配**(如5V单片机直接驱动),且应用于常温场景(如智能家居、普通温湿度计),AHT20是更经济的选择。 两者均支持I2C接口,与主流MCU(如STM32、Arduino)兼容性良好,实际选型时需结合具体场景的精度、功耗、成本需求综合判断。 原文出处:http://www.malaoshi.top/show_1GW24nNHZ0De.html